共识已达成 关键在实践
文章来源: 时间: 2014-06-23 浏览次数: 0

   国务院近日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决定。《决定》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对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家层面已经达成共识,充分认识到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解决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等现实问题的重要价值,当前最紧迫的问题是,如何把共识落实到实践,真正建立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我们看来,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扩大共识,另一方面则需要在落实共识时,创新体制、机制。

   首先,需要加强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舆论宣传,让政府层面的共识扩展为学校共识和社会共识。回顾今年上半年的教育新闻,职业教育无疑是最热的教育话题之一,但客观而言,整个社会对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注度还不够,社会的关注点,还聚焦在普通教育,尤其是名校上,而就是即将面临转型挑战的高校,也有一些处于观望状态,态度并不积极。或者说,大家都意识到这很重要,但回到现实却变得不那么重要。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不够,这与职业教育的现实地位有关,而这也正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解决的问题,要形成重视技能的社会风尚,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开创高等教育多元发展格局——如果职业教育地位、教育回报率不提高,就很难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并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人才的合理分流;相关高校处于观望状态,则因为高校还没摆脱原有的学历思维——当初这些高校升为本科,追求的就是提升学历、“上层次”,现在再转向职业教育,学校及其举办者(当地政府和民间社会力量)可能并不情愿。

   这需要在全社会展开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教育大讨论,让社会意识到发展职业教育对推进教育多元发展,给人才提供多元成才空间的意义,不能只有政府的热情,而无社会、企业、学校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要让社会、企业、学校看到国家提升职业教育地位的实际行动,包括取消一系列歧视职业教育的政策、规定,让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实现真正的双向流通。——对于国家来说,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可以创造更大“人口红利”,那么,老百姓的“红利”又在哪里?如果老百姓得不到“红利”,国家所期待的职业教育“人口红利”也就难兑现。

   其次,需要按照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要求,落实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共识。《决定》提到,要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职业院校要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顺利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值得期待。——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此前偏离职业教育定位,盲目追求高大全,很大程度与其没有办学自主权有关。此前舆论普遍认为,与其说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不如说是回归本身应该有的办学定位。

   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350万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实现这一战略部署,不能由政府部门强令推进,并把这作为政绩考核目标,在行政强令部署下,达到职业教育的“预定”规模不成问题,但保证了规模,却不一定能保障质量,而离开质量保障的职业教育,是无法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职业教育的现代化,绝不仅是办学设施、办学条件的现代化,也非学历层次的提升,而在于管理体制、办学机制的现代化,只有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的现代化,才能让职业教育师资建设、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焕然一新。对此,国务院的决定明确指出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等问题,并用很大篇幅谈到激发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表明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我们看来,激发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不能用行政力量,也不能指望利益因素,而应该改革职业院校的经费保障体系、校长选拔机制、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实现职业教育的教育家办学,让职业教育从教者有对职业教育的高度认同,有教育的理想,安于在职业教育领域办出学校的个性与特色。

   《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未来,勾画出令人期待的蓝图,要让美好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有推进的具体行动,尤其是体制、机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节点。(熊丙奇《中国青年报》2014年06月23日05版)


版权所有 2013-2016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石家庄市四水厂路18号
邮编: 050041 Tel: 88621114 技术支持 载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