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阿富汗——记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毕业生程相华
文章来源: 时间: 2014-05-23 浏览次数: 0

   2004年6月10日发生在卡布尔北部昆都士的恐怖袭击,造成我国中铁十四集团公司11人死亡,4人受伤,这一事件轰动了世界。而直接到阿富汗处理这件事的不是别人,正是我院86届毕业生程相华。他临危受命,凭着高度的“国家、荣誉、责任”感,带领中国筑路工人,在极端恐怖与艰苦的条件下,用中国人自己的智慧、汗水和双手在阿富汗筑起一条“彩带”把中阿两国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出色的工作赢得阿政府和欧盟业主的好评,受到中国驻阿大使馆和上级的表扬。
   

  一 战恐怖心理,旗开得胜

   2003年10月中铁十四局集团公司在阿富汗参与国际工程投标,承揽了由欧盟援助阿富汗战后重建的公路修复工程项目。2003年12月份队伍陆续进场。由于对阿富汗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工程一度严重滞后,截至204年5月底基本上没有形成施工局面。阿富汗政府及欧盟业主对此表示非常不满。2004年6月10日一点(当地时间)昆都士拌合站工地遭到了恐怖分子的袭击。中国政府要求卡尔扎政府全力处理好中国工人遇袭时间,同时表示虽然发生了这个事件,但是“中国政府坚持对阿富汗的支持友好政策不变,支援阿富汗战后重建的决心不变”。

   7月2日外交部商业公司召开紧急会议。会议要求集团公司派最优秀的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重新组织队伍,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施工。

   7月7日十四局集团公司领导找程相华谈话交代具体任务,他当即表示“坚决完成任务”。胆是当时家庭反对,同时本人对海外施工及各方面也是一片空白。另外。在阿富汗的工作人员也一致要求回国。这其中恐怖心理成为最大的问题。强烈的使命感,没有使他在恐怖面前退缩。他做了几天的准备后,于7月15日带领几个主要工作人员登上了飞往阿富汗的飞机。

   抵达阿富汗后商场战场上存在的混沌规律,首先不乱,他清楚地认识到在他面前有三个战场:一是反恐,二是施工,三是同阿富汗政府及欧盟业主的谈判,并且这三个战场相辅相成,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大战场。

   经查明,6月10日凌晨1点发生的枪击事件,源于中方中标的标的标价只有阿富汗工程部门投标的标价的四分之一。由此阿方这个工程部门心怀不满,于是纠集一帮人,就在那天晚上,冲击我方驻地,当即开枪射杀我方人员。就这件事阿方坚持这是一起商业纠纷。我方坚持是恐怖袭击。两国政府对此事性质没有统一的人事,但是对伤亡人员的抚恤不能影响,前面的问题先挂起来,后面的问题必须尽快处理。这样经双方谈判达成协议,阿方对中国十一名工人,没人赔偿5000美元,欧盟给了90万欧元安全费用,十四局出了40万元人民币,就这样平息了这起突发事件。

   这样,整个工程完全进入施工正常状态,不足三个月,将原来耽误的工期全部抢了回来。欧盟业主及阿富汗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由怀疑转为信任。10月1日孙玉玺大使专程到工地进行慰问,深情的说:“中铁建在阿富汗看到了希望,为祖国赢得了信誉”。

   二战恐怖危机,泰然处之

   2005年元月24日,是一个阴云密布寒风刺骨的日子。下午四点两名职工带领阿富汗两辆运输车在工地卸水泥,对面山上一阵剧烈的枪声将两名工人吓呆了。随即一颗火箭弹呼啸着从车顶飞过,落在距离运输车不足百米远的地方爆炸,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2月6日,正是隆冬季节。下午6点刚过,天空已是一片漆黑。职工刚吃完晚饭,还没来得及洗刷,突然八辆装甲车把院子团团围住,全副武装的美国特种部队迅速进入哨位,作出随时战斗的准备。国际反恐组织及阿富汗政府内政部得到情报,今晚将有20名恐怖分子,在晚八时至十时准备对中国筑路工人进行袭击。恩师特地保护中国筑路工人的,告诉我方不要害怕,安心休息。但是职工每人能怎么睡得着。通过他们的监视器也看到院外对面高山上确实有火点在移动。第二天从中国大使馆也证实了这一点。中国安全部门也得到了同样的情报。在这两次恐怖事件中,程相华都亲临现场指挥,身先士卒在恐怖袭击后的现场排除未爆炸猜的炸弹,让大家不要怕、要镇静,并及时与阿方、美军取得了联系,经密切相互配合才使得两次恐怖袭击没有造成任何后果。

   三战公路破损,挽回损失

   2005年6月中旬以后,当地气温都在50度以上。不到一个星期在开通的四十公里路面上突然间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车辙、臃疮、推移、泛油等现象。首先阿富汗政府提出质疑,接着提出抗议,欧盟业主代表也相继进行谴责;我方部分管理人员也对施工提出了种种疑问。消息传到国内更是一片哗然,认为出了严重的质量事故。

   项目部一班人连夜召开分析会议,在我们施工环节中查找原因,认为我们的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的,从国内施工经验看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于是技术人员查阅国内外大量资料,最后终于找到路面破损的三条主要原因:一是甲方的公路设计缺陷是造成公路破损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其中最主要的是沥青混凝土没有高温评估是最大的错误。为确认这种原因,于是组织欧盟监理每天分几个时段对空气及沥青路面进行温度检测并现场记录签认。二是路面车辆超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于是,公司找到当地海关及时对过往车辆过磅。每天有7000辆车从此通过。经验证车辆实际超载3-4倍。三是设计规范适用范围受限的问题。即在亚洲地区不能使用欧洲的规范。

   7月13日在同欧盟代表谈判会议上,程相华针锋相对、义正言辞地提出了高温、超载(有数据为证)、设计规范使用范围受限是公路破损的三大问题,从而有力回应了业主及欧盟监理原来对于我们中方的责难。就这样,会议主题,由原来强烈要求我方立即返工转为请专家取证。后来,又经过在三个多月的时间,我方的技术人员与各国专家积极配合,收集各方有关谈判资料。最终,与10月初欧盟业主签认了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延长工期,二是变更设计,三是更改规范。四是承担返工费用,并将返工项目在原价基础上提高30﹪。这样实际我方获得600万欧元的赔偿金。这就是他们以科学公正严肃认真的态度经过艰苦努力的工作而赢得了这场商场上的胜利。经济上挽回了600万欧元的重大经济损失。

   程相华在谈到这场商场的胜利时,也谈到了值得我们西区的几点教训。一是国际间的交往涉及面广,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经济制度。而我们的企业缺乏懂得国际经济的专门人才,以致造成上面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二是工程技术人员仅有国内经验还不够,必须与国际工程技术接轨。在这项工程中感受最深的正是我们这些工程技术人员,因为这是我们的一大薄弱环节。三是路面破损只是在口头上与欧盟监理交涉多次,没有形成书面文书,以至于空口无凭造成早期的被动局面。

   四战酷暑高温,巧夺天工

   阿富汗地处西南亚,多为山区。2005年6、7月份正好赶上了50多年来未曾有过的高温天气。这时的沥青路面温度高达80度。正是这种高温下,出现了路面破损。那么是停工查找原因等待双方谈判结果,还是边查、边谈、边改、边施工。程相华采取的是后者。他在边查边谈双方获得一致的情况下改进技术。例如首先在原来路面10公分连接层面和5公分耐磨层面调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但是,谈何容易。这是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高温。一般气温55度以上。6月13日黑龙江电视台“睦邻”摄制组来工地采访碎石站,碎石温度高达65度。此时拌合站正在紧张有序的工作着。记者将镜头对准65度显示器,深情的说:“我们将你们的工作环境,通过镜头转告给祖国人民。”在此高温下,更为难熬的是机械操作手单靠风扇无济于事。驾驶室放上一桶水,一条毛巾,只能靠随时洗上一把脸,才能解决问题。发动机、运输机也都采取了特殊降温措施。正因为如此才保证了没有一个职工中暑,没有一台设备停止运转。

   就这样度过了酷暑进入到十月份。业主签订了了延期合同,我们才算从设计、规范、资金、技术等方面完全掌握了工程主动权,迎来了这个项目工程的黄金季节。知道2006年5月主体工程完工,这项总计5.5亿元的项目比原来预期的利润多了2000万元。返工后的这段路收到阿富汗政府的一致好评,但是因为阿政府无力管理这条公路,暂由我方代管,由欧盟援建业主开支。我们在与阿富汗人民交往中没有发生任何违法乱纪现象。80名正式工和180名民工都能严格遵守阿富汗这个伊斯兰教国家的民风民俗,所以回国人员按规定没有带走当地的一草一木,他们真正做到秋毫无犯。他们与阿富汗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为国家争得荣誉。

版权所有 2013-2016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石家庄市四水厂路18号
邮编: 050041 Tel: 88621114 技术支持 载驰科技